农历六月十八,段文送来了包括鲜平菇、紫苏饮和平菇酱在内的分利。
看着袋子里的二十八两银子,刘春桃制止了自己想要跳起来的念头。
这只不过是半个月的分红,在以前却想都不敢想。
把原料费和工钱除掉,净赚二十两!
阔了!豪气了!有钱了!骄傲了!
要知道,这可是一年到头只能攒下来二两银子的年头啊!
所以,想花钱了。
清水村众人跟她的想法也是一样的。
辛苦那么久,得买点儿好东西犒劳一下自己。
当然,在进城逛街之前,还有一件事情不得不做。
毕竟昨晚就说好,今早全村在刘春桃家集合的。
“咳咳!”刘春桃假咳几声,将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来。
“经过昨晚我们几个老家伙细致、严密的研究,再加上大家的投票,‘优秀生产者’已经评出来了!”
听到这一句话,村人顿时炸开了锅。
“天哪!啥时候搞的,我咋不知道呢?”
“怎么评的啊?”
“有哪些条件啊?”
“这个名字一听上去就好听,肯定有我!”
“拉倒吧你!你一上工不是拉屎就是撒尿的,你当春桃婶是傻子看不见啊?”
......
听着众人的争论声,刘春桃抬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。
“开工之前就说过,只要好好干,肯定是不会亏待大家的。
这一次评判的人员由我、老干叔、兰花、桂花、五奶奶组成。
你们也别想着到时候去贿赂他们哈,他们可都站我这边儿!”
“哈哈哈~~~”听到这番话,众人都笑了起来。
嘿,别说,的确刚刚是起了这个心思的。
“评判有两个标准:一是上工有无迟到早退;
二是有没有完满完成自己任务。”
说到这里,好多人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。
不说别的,上工我可那是最积极的。
还有那自己手上的活,那都是按时按量完成的。
思虑到了这里,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赢面很大。
而那少数几个不是那么认真的,都低下了头。
虽说不觉得有什么,也没点名道姓,但是被人放到明面上来说,还有来自其他人若有若无的视线,都叫他们心里不是滋味。
诶,早知道好好搞了。
现在,每个人都看向刘春桃,等着她宣布那三人到底是谁。
刘春桃也不叫他们多等,待会儿还要进城逛街呢,不能浪费时间。
“这一次这三人并列第一,下一次就要分出个一二三了哈。”
众人点点头。
而刘春桃想的是:第一次搞表彰大会的目的是提升士气,所以不分一二三了。
“在这半个月的平菇工坊里,获得‘优秀生产者’称号的是~~~”
是谁呀?众人竖起耳朵生怕漏掉一个字。
“苏柱子!”
“哇!!!柱子,是你!是你!”王仙草站在柱子身后不断地摇晃着他的肩膀。
不知为何,柱子有点儿不敢相信。
我就是个残废,一双腿都不能用,到街上乞讨都嫌我骇人的那种。
咋就获得了那啥荣誉称号呢?
王仙草也不敢相信,她丈夫不就是天天拿着泥巴拌碎草做菌包吗?
这还是刘春桃看她家柱子要吃药,生活压力大才力排众议给安排的呢。
抬头看向刘春桃那一刻,王仙草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断往下流。
“第二位,苏有川。
第三位,苏招弟。”
这下,人群更哗然了。
到底是为什么呢?
刘春桃的视线在那三人不可置信的脸上来回转,开口说道:“柱子的身体情况你们也知道,每天下工的时候,全身都是泥巴,但一句怨言都没有。”
众人仔细想想,的确是这样。
柱子总是坐在比自己还高的黄泥堆旁边,再旁边就是比他还高的草垛。
他在制作基础款的菌包的时候,总是要先拿起砍刀把草剁的碎碎的。
一下又一下,直到符合标准才行。
下工时,众人总能瞧见浑身是泥和草屑的柱子用颤抖的手揉揉断腿,再慢慢的挪回家。
自从来平菇工坊上工之后,他就再也不让王仙草用独轮车推他了。
“你已经很累了,就别分心来照顾我了。”这是柱子的原话。
想到这些,众人对苏柱子获得这个称号毫无异议。
那为什么会是苏有川呢?
那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。
不太会说话,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手上的活。
却会在任何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双手。
有时是帮别人扶一下背篓,也会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把一筐又一筐平菇背到牛车上。
有时是去河边挑回来几桶水,也会在别人不舒服时接过他们手中的活认真做。
临了,却不要任何回报。
在别人道谢时,只会憨憨的摸摸自己的后脑壳笑一笑,又低下头做自己的事。
那为什么会是苏招弟呢?
是因为她小?还是因为她可怜呢?
众人百思不得其解。
对于这个在散工岗位上的小孩子,他们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去关注。
如果说前俩人都是众人看在眼里的,那这个苏招弟获得称号是真的无法理解。
“因为她送来的粽叶不仅是清洗干净的,叶片的大小也很均匀。”
刘春桃给泪眼朦胧的苏招弟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。
在一堆大小不一,甚至还有蜘蛛网、黄泥巴的粽叶中。
苏招弟的那一背篓粽叶显得那么与众不同。
“就因为这个?”苏段氏表示不能理解。
刘春桃点点头,“就因为这个。”
“他们三个人,一个自强不息,一个无私奉献,一个细致认真。
又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呢?
当初在创办平菇工坊时,除了想让大家有一份收入之外,我其实没有抱多大的期望。
但是我看到他们三个之后,我就想,要是我百年之后,他们可以不记得我这个人长什么样,但却一定要让他们记得我所代表的精神品质!
而且我觉得我们村的人要是向他们学习,何愁不兴旺?何愁不富裕?
有他们这样的精神,做什么都会成功的!”
话音刚落,念平安和蔡大梅就带头鼓起掌来。
顷刻间,两人的掌声变成了全村人的掌声。
而那三人,也被念平安请到了最前面来迎接众人赞美的目光。
当然,三人还是有点儿拘谨的,手手脚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,脸红得跟灶膛里的火一样。
但是,当他们看到众人那不掺杂质的赞美的目光,听到完全真挚的赞美之语时,那颗被生活打击得千疮百孔的心又顷刻间被甜蜜填满。
苏招弟只是个八岁的孩子,在知道自己得到了“优秀生产者”这个荣誉称号之后先是不可置信,再然后,眼泪就像宽面条一样流了下来。
看着不断流泪的苏招弟,苏大川也红了眼眶。
他是个孤儿,要不是村里人良心好,东家给棵菜,西家给把米,怕是早就饿死了。
他在进入平菇工坊工作之后,就打定主意要报答刘春桃和村人。
所以就做了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做的小事居然被人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
他抹了一把眼泪,小声的说了一句: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