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罗天大醮(1 / 1)

“集中精神,”沈行昭的声音低沉而清晰,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传入乔愉耳中,“引导她感受这醮火之光,天地之正。告诉她,这是为她而设的解脱之路。”他并未回头,但乔愉知道,他强大的灵力正笼罩着自己,为她隔绝着怨念最直接的冲击,也引导着她那脆弱的天眼共感,成为连接郑玉娥与净化之力的桥梁。

乔愉闭上眼,摒弃杂念,将全部心神沉入与玉香囊中那缕残魂的微弱联系中。她“看到”的不再是法坛的庄严,而是郑玉娥记忆,她颤抖着,却努力地将此刻感受到的醮坛那温暖、光明、充满希望的宏大能量,如同涓涓细流般,小心翼翼地传递过去。

“玉娥姑娘……你看,这光……这声音……是为你而来的……放下吧……尘归尘,土归土……你的冤屈,会有人知晓……”乔愉在心中默念,声音带着共感带来的哽咽。

玉香囊的震动渐渐平复,那股刺骨的寒意在醮火正炁的冲刷下,如同冰雪消融般缓慢褪去。沈行昭敏锐地感知到怨气的净化与魂魄的初步稳固,紧抿的唇角终于放松了一丝。

在醮仪进行间隙,主办方为远道而来的各派高真、民俗研究学者以及特殊机构代表安排了一场小型的内部交流会。议题围绕“现代社会中怨念的成因、演变与处置新思”。

沈行昭作为民俗研究院的代表和沈家传人,自然在受邀发言之列。

沈行昭走上讲台,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在满座道袍、长衫中显得格外醒目,却也衬得他身姿挺拔,气质沉静。他没有多余的寒暄,打开投影。

“诸位前辈,同道。”他的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,带着一种理性的穿透力,“怨灵,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能量聚合体,其形成核心在于‘执念’与‘冤屈’的交织。传统认知中,其强度与年代、怨气浓度直接相关。然而,我们近期处理的一起案例,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:器物本身的‘场域’特性,对怨念的存续与演变,具有关键性的放大和扭曲作用。”

他切换画面,展示玉壶春瓶的微观结构扫描图和其他案例材料分析。

“这件清代官窑玉壶春瓶,在特定条件下,形成了一个天然的、类似‘聚阴阵’的能量场。而附着其上的怨念核心,其沉冤未雪、遗物被夺的强烈执念,与器物本身的‘场域’产生了共振。”

台下几位老道长微微颔首,显然对这种基于器物能量场的分析表示认同。一位龙虎山的老道长抚须问道:“沈小友,依你之见,对此类与器物深度绑定的特殊怨灵,处置之道,除却超度净化其核心执念外,是否需着重处理器物本身?”

“前辈明鉴。”沈行昭微微欠身,“器物本身已成怨念载体与放大器。单纯超度灵体,若不净化或彻底破坏器物‘场域’,残留的怨气仍可能吸引游魂野鬼附着,形成新的隐患。此次我们采取的方式是,”他展示了一张醮坛圣光笼罩玉瓶的模拟图,“借助罗天大醮汇聚的天地正炁,以醮火‘煅烧’其怨念核心,同时辅以特殊法器引导正炁冲击并重塑器物内部的能量结构,从根本上瓦解其作为‘怨念容器’的特性,使其恢复为一件普通的、承载历史信息的文物。此乃‘釜底抽薪’之法。”

他的发言逻辑清晰,既有传统理论的根基,又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分析手段,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具有创新性和实操性。会场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,不少学者露出感兴趣的神色。

另一位研究民俗心理学的教授提问:“沈先生,您提到怨念核心的‘执念’是关键。在处理过程中,如何精准定位并化解这种强烈执念?共感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,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?其安全性又如何保障?”

这个问题触及了核心,也隐含着对乔愉这类特殊能力者处境的关切。

沈行昭神色不变,语气却更显沉稳:“定位执念,需结合详实的历史考据、器物承载的情感印记分析,以及共感者的‘桥梁’作用。共感者如同精密的‘情感探测器’,能直接触及怨念本源,其作用确实难以替代。但这也带来了极高的风险——强烈的负面情绪冲击可能导致共感者精神崩溃或被反向侵蚀。”

他顿了一下,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乔愉,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:“因此,保障共感者安全是首要前提。我们采取的措施包括:严格的灵力护持、精神屏障构建、实时情绪监控与疏导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在共感过程中,确保强大的‘锚点’存在。”他指了指自己,“这个‘锚点’需具备强大的精神定力、纯净的灵力以及对共感者的绝对守护意志,在共感者迷失于怨念洪流时,能将其强行拉回现实。这要求‘锚点’与共感者之间建立高度的信任与……某种程度的灵力共鸣。”他没有深入解释“灵力共鸣”的具体含义,但这个词引起了台下几位高真的注意。

“至于化解执念,”他总结道,“关键在于‘理解’与‘了结’。共感者传递的不仅是安抚,更是真相——让怨灵知晓其冤屈已被昭雪,仇人已得报应,遗物已归其位。当执念的根基被事实瓦解,辅以醮坛圣光的引导,超度便水到渠成。展示的案例的成功,正是多方协作、传统智慧与现代方法结合的成果。”

沈行昭的发言条理分明,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践支撑,更难得的是展现了对“人”的关怀与保护意识。他的冷静、专业和务实的态度,赢得了在场许多人的尊重。龙虎山的老道长更是直接赞道:“后生可畏!沈家后继有人,道法玄门亦需与时俱进,沈小友此言,深得我心!”

交流会结束后,几位道长和学者主动上前与沈行昭交流。乔愉坐在一旁,她的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:有对他专业魅力的倾慕,有对他将自己视为“需要守护的共感者”的安心,也有对他提及“灵力共鸣”时那一丝微妙悸动的困惑与期待。

最新小说: 栀子花开正当时 沉璧赋:九品江山烬 我与我的重逢 谋春朝 死遁十年穿回来,深陷父子修罗场 惊!影帝居然在磕我和他的CP 穿进抄袭文中,我靠猜苟活 宋妩岁,岁岁平安 娇娇恶女万人嫌?四位夫君争疯了 十年后,我成了青梅竹马的保镖